【一言九鼎的简短故事概述】“一言九鼎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史记·平原君列传》,用来形容一句话的分量极重,足以影响大事或决定成败。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关于诚信与责任的故事,体现了古人对承诺的重视。
一、故事概述()
战国时期,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是赵孝成王的弟弟,他以好客和重义著称。有一次,秦国出兵攻打赵国,赵国危在旦夕。平原君打算派门客前往楚国求援,以挽救国家于水火之中。
其中有一位名叫毛遂的门客,虽然地位不高,但自告奋勇,愿意随行。平原君起初并不看好他,认为他只是个普通门客。但在毛遂的坚持下,平原君勉强同意带他同行。
到了楚国后,平原君与楚王商议联合抗秦的事宜,但楚王态度犹豫,迟迟不肯答应。毛遂见状,挺身而出,直言不讳地指出楚国若不援助赵国,将面临更大的灾难。他的言辞坚定有力,令楚王深感震撼,最终答应出兵相助。
这件事让平原君感叹:“毛先生一言,胜过九鼎之重。”从此,“一言九鼎”便成为形容话语分量极重的成语。
二、关键信息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来源 | 《史记·平原君列传》 |
出处人物 | 毛遂、平原君、楚王 |
故事背景 | 秦国攻赵,赵国危急,平原君派门客赴楚求援 |
核心情节 | 毛遂主动请缨,说服楚王出兵,展现言辞的力量 |
成语含义 | 一句话的分量极重,能决定大事 |
教育意义 | 强调语言的力量与责任感,提倡诚信与担当 |
通过这个故事,我们不仅了解了“一言九鼎”的由来,也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凭借勇气和智慧改变局势。成语的背后,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。